一般攝影師,拍片之後的剪接工作一般都會自己完成。影片除了要求流暢組織畫面,利用不同的剪接技巧,還能讓敘事更加豐富、為影像帶來獨特風格。剪接師必須對於影片的創作動機、整體構想、主題內容、人物刻畫、場景氛圍等層面,有深刻的理解與想法,才可以剪出一段好的影片。
跟大家分享一下常見的剪接技巧:
內容目錄
1. 溶接(Dissolve)
漸進式的轉場,在一個場景淡出時,另一個場景逐漸淡入,通常用在前後兩個有關聯的鏡頭,慢慢地過度,常用於抒情緩慢的節奏畫面。
2. 淡入/淡出(Fade In/Fade Out)
電影畫面逐漸變淡變淺,最後消失,這是淡出。相反地,畫面越來越明顯清晰就是淡入,此轉場效果常被用來交待場景、時間或空間的改變,聲音也可以使用淡入/淡出的效果。
3. 跳接(Jump Cut)
跳接提供了一種快速而有趣的方式來抓住觀眾的心。這個技巧很簡單:將一個長片段(長拍)剪成好幾個片段,讓你的角色在時空中跳轉。但是這樣的畫面是不和諧的,多虧了喜劇片和 YouTube 影音部落客,使得跳接深植我們的集體潛意識中,成為一種加速場景的可行方法。你只需剪出片段中的一小部分,再搭上配樂即可。
4. 劃接(Wipe)
一個鏡頭從銀幕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動,而劃去鏡頭,一種較為平順的轉場。
5. J-Cut/L-Cut
J-Cut的轉場方式為運用聲音帶領觀者進入下一個鏡頭,視覺上還沒有切換下個場景前,由下一個場景的聲音先出來以銜接;反之為L-Cut,將前場景的聲音延伸至下一場景,這種做法可以讓故事的連貫性更完整。
6. 動作跳接(Cutting on Action)
「動作跳接」大概是最重要和最為人熟知的剪接方式。什麼是動作跳接?其實就是在角色進行某種動作時切換鏡頭,例如移動、轉頭、踢、跳、跑等等。這種流暢的方式能在觀眾完全沒注意到切換的情況下,將他們的目光從一個鏡頭帶到另一個鏡頭。只有在拍攝範圍足夠,包括全景、近景和中景鏡頭,才能採用這種剪接方式。這樣你在剪接時才會有足夠的內容可用。
7. 交叉剪接(Cross-Cutting)
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的交叉剪接是一種同時敘述兩個故事的完美方式。通常這兩個故事會同時展開,你會在它們之間切換鏡頭。這種技巧很簡單,把鏡頭先帶到一個角色正在做某事,然後切入在另一個場景做其他事情的另一個角色,然後再切回到第一個角色。要掌握完美的時間點和故事的播放點可能很困難,但這是同時敘述兩個故事的好方法。交叉剪接的目的是塑造懸疑氣氛,並創造一種宏觀氛圍 — 一個值得觀看的大世界。
8. 旁跳鏡頭(Cutaways)
旁跳鏡頭有著補充鏡頭的作用,用來穿插場景,幫助觀眾了解角色周遭的環境。你可以透過輔助鏡頭(B-roll)將鏡頭移開地點來達成。旁跳鏡頭可以是全景、特寫或中景鏡頭,但是不能在重要的一句台詞或時刻中間切換。
9. 蒙太奇(Montage)
一種電影的基本手法,在一些最精彩的動作片、喜劇片,甚至恐怖片中都有出現過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手法展現了時間的流逝,並以最流暢的方式捕了捉角色發展。
你可以透過好幾種不同的方式建立蒙太奇鏡頭。有別於跳接(Jump Cut)取決於地點和場景,蒙太奇則是一個序列。不妨在角色試圖達成目標的鏡頭中配上一首令人朗朗上口的歌曲。將鏡頭剪接成多個畫面,保持適中的長度,就能完成精彩的蒙太奇。
10. 匹配剪接(Match Cut)
這大概是最具視覺張力的剪接方式了,匹配剪接能讓你將觀眾的目光不知不覺地轉移到下一個鏡頭。這個概念很簡單:當你的角色正在移動或做某事時,將鏡頭切入另一個地方或下一個鏡頭的角色來完成動作。這會產生流暢的轉場,讓觀眾的目光朝著你要的方向移動。
以上是較常見的剪接技巧,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更了解剪接方面的資訊。